一、《武汉年鉴》是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管、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全市各有关部门(包括国家、省、部队驻汉有关单位)共同参与编纂,武汉年鉴社编辑出版的地方综合年鉴。创刊于1985年,以年刊形式公开出版,已连续出版37卷。《武汉年鉴(2022)》为总第38卷,记录2021年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记述时限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
二、《武汉年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系统记述武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旨在为认识武汉、研究武汉、建设武汉提供翔实资料;为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和最新信息;为开展教学和思想教育提供纪实资料和市情教材;为“让武汉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武汉”提供窗口,发挥桥梁作用。
三、本年鉴采用分类编辑法,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少数分目下设次分目,条目为内容记述的基本单元。本卷年鉴在上年卷基础上对类目设置进行部分调整,共设46个部类:(1)特载;(2)专记;(3)大事记;(4)武汉概览;(5)中国共产党武汉市委员会;(6)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7)武汉市人民政府;(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9)中共武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武汉市监察委员会;(10)民主党派·工商联;(11)人民团体;(12)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13)法治;(14)军事;(15)经济管理;(16)数字经济;(17)新兴产业;(18)都市农业;(19)工业;(20)建筑业;(21)商贸服务业;(22)商务服务业;(23)会展业;(24)金融业;(25)旅游业;(26)房地产业;(27)开放型经济;(28)开发区建设;(29)交通·邮政·物流;(30)设计之都;(31)城市建设与管理;(32)乡村振兴;(33)区域发展;(34)武汉城市圈;(35)科学技术;(36)社会科学;(37)教育;(38)文化;(39)卫生健康;(40)体育;(41)社会生活;(42)生态建设;(43)应急管理;(44)市辖区;(45)人物·荣誉;(46)附录。卷首设专题图集展示年度亮点,卷末设索引以备读者查阅。
四、本卷年鉴内容由市直各部门、各区及国家、省、部队驻汉有关单位负责撰写供稿,并经撰稿单位领导审核。
五、本卷年鉴中的综合性资料、数据,一般截至2021年底。“统计资料”分目由武汉市统计局供稿。因统计口径等原因,有关部门所用个别数据与“统计资料”分目中的数据不尽一致,凡涉及武汉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数据概以武汉市统计局提供的资料为准。